首页 > 资讯 > > 内容

陈志文:大学生不能等着“理想”来敲门

发表时间:2023-04-17 06:51:49 来源:环球时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大学毕业生预计1158万,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总量将很可能超过1200万。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会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这一变化可以追溯至1999年,当年的大学扩招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我们迅速从精英教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60%,本专科招生达到1015万,研究生招生超过124万,分别是1998年的9倍多和17倍。就业问题的解决,核心还是要依靠经济的发展。但和以往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同,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对复杂了很多,其中之一即是高期望值的问题。

我们无法否认,就业期望值与学历直接挂钩。高等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大学生,一些年轻人倾向于选择稳定、舒适的工作,而不愿意接受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家长们也困惑,自己年轻时,大学生还是香饽饽,孩子考上了大学,大学生怎么却变得“不值钱”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是就业工作中最基本的结构性矛盾之一。这就是为何在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还有不少用人单位在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发展经济、加大供给,我们还需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

第一,无论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需要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大学生与精英之间并不必然画上等号。有这么几个数字很说明问题。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招生首次超过1000万。在黑龙江,本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仅为280分,在高考报名人数第二多的广东,专科线仅为160分。这还是在新高考对部分科目实行了赋分制,包含起评分的情况下。当下,想考不上大学反倒似乎成为一个相对困难的事情。不仅是本专科生,2022年,研究生招生超过124万,远远超过1998年的本专科招生总数(108万)。1998年,普高+职高也仅有930万。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我们很难再用精英时代的“尺子”,来“量”当下大学生的就业。

第二,需要有合理预期。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份收入不菲、充满机遇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十分正常的。但不得不说,互联网的聚焦效应放大了一些个案,从而加重一些年轻人的焦虑感。比如在舆论传播的筛选作用下,很多年轻人看到的都是以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高薪”。但互联网大厂每年能招聘的毕业生毕竟有限,而且这也只是众多行业中的一个,如果只盯着这些大厂,那么个人的未来发展很可能受到不必要的自我限制。

第三,大学生还需明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近年,“缓就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增多,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其中一些人在二战、三战考公考研或者准备职业资格考试,一些人则是继续等着“理想”工作来敲门,变成事实上的“居家族”。

有人质疑,如果上完大学还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上大学还有什么用?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给了我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但上大学只是武装我们的知识与能力,最后发展如何,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如今大学学历的“含金量”或许不如上世纪90年代,但大学生的知识面、视野大多远超父母一辈,这就提供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笔者认识一位顺丰快递的管理人员,他就是从快递小哥迅速成长起来的,大学的教育给了他不一样的储备,让他可以脱颖而出。

因此,大学毕业生们不妨放平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在努力与拼搏的过程中,登上属于自己的高台,而不要被外在的学历所禁锢。(作者是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