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数字生物学、计算机药物发现、实验室自动化、AI 辅助临床试验等。整体而言AI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缩短试验周期、节省成本、促进新事物发现、提升试验成功概率等。根据英伟达公开资料,使用AI技术可使药物早期发现所需时间缩短至1/3倍,成本节省至1/200倍。
AI制药龙头英矽智能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线,显现AI制药成果落地有望带来巨大收获。从AI制药龙头英矽智能的研发管线来看,利用AI技术开发的药物靶点新颖、适应症广泛,其中进展较快的INS018-055就肺纤维化获得了FDA孤儿药资格,目前已读出的1期临床数据表明其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PK特征;ISM-3312就新冠适应症已获批临床试验,整体显现AI制药成果落地有望带来的巨大收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阶段国内多家知名CRO公司屡屡携手AI科技公司,加快创新转型保持竞争优势。药物研发外包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维亚生物、成都先导(行情688222,诊股)、合全药业、皓元医药(行情688131,诊股)、美迪西(行情688202,诊股)、泓博医药(行情301230,诊股)、泰格医药(行情300347,诊股)等国内知名CRO与AI技术相关的科技公司间的高频合作,反映了国内CRO巨头们对AI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降本增效的作用的认可。此类合作可为国内CRO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成本和响应速度的优势,对于以算法、算力为核心优势的科技公司而言,亦是技术验证与价值转化的绝佳机遇。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即将进入2022年年度报告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集中披露时期,建议关注市场估值低、业绩弹性大的标的,例如麻药/止血药、中药处方药、部分消费医疗等领域有可能随着医院手术量和消费医疗服务的复苏而实现较好的增长。
中长期来看,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底部区间,疫情稳定后诊疗复苏、企业经营边际改善,以及部分集采政策预期向好的刺激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继续建议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1、高端医疗器械快速发展,替代进口步入攻坚期
(1)进口替代:开立医疗(行情300633,诊股)、澳华内镜(行情688212,诊股)、海泰新光(行情688677,诊股)、惠泰医疗(行情688617,诊股)、微电生理(行情688351,诊股)、华大智造(行情688114,诊股)、联影医疗(行情688271,诊股)。
(2)出海掘金:迈瑞医疗(行情300760,诊股)、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安图生物(行情603658,诊股)、南微医学(行情688029,诊股)、祥生医疗(行情688358,诊股)。
(3)消费器械:普门科技(行情688389,诊股)、鱼跃医疗(行情002223,诊股)。
2、医药产业制造升级,竞争力不断提升
(1)制药工业上游:奥浦迈(行情688293,诊股)、东富龙(行情300171,诊股)。
(2)生物试剂板块:诺唯赞(行情688105,诊股)、义翘神州(行情301047,诊股)、百普赛斯(行情301080,诊股)。
(3)其他上游支持产业链:纳微科技(行情688690,诊股)、键凯科技(行情688356,诊股)、山东药玻(行情600529,诊股)。
3、头部服务企业规模化优势明显,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1)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行情603882,诊股)、迪安诊断(行情300244,诊股)。
(2)民营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行情300015,诊股)、通策医疗(行情600763,诊股)、美年健康(行情002044,诊股)。
4、受益于疫后医院诊疗量恢复,大单品销售反转确定性强
相关标的:康辰药业(行情603590,诊股)、康弘药业(行情002773,诊股)、正海生物(行情300653,诊股)。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医疗事故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